双创动态
“1号议案”办理摆在“1号位置”
2023-10-31 09:59

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凝聚合力

——2023年市人代会“1号议案”办理纪实

2023年市人代会,赵长松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创引领,做大做强我市重点产业集群的议案》被确定为今年大会“1号议案”。10月2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1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汇报,并对议案办理过程和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

将“1号议案”办理摆在“1号位置”

清单式跟踪推进落实19项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包括“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扬州大力推进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并把产业科创名城摆在首位;扬州坚持创新驱动、制造强市战略,发力建设长三角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

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1号议案”,主动作为。市工信局作为牵头主办单位将议案办理摆在工作首位,针对议案提出的强化科创引领、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的“四个进一步”和“五个更加”建议,逐项研究梳理,形成9个类别共19项重点工作,清单式跟踪推进落实。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等部门提请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在产业科创、项目建设、企业培育、载体发展、招才引智、要素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议案内容转化成果,不仅得到了议案建议人的高度认可,也有利于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二】

清单式交办+常态化督办+针对性调研

“办、督”联动效果更“实”更“好”

“1号议案”办理结果获得认可点赞,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常态督办,始终将“1号议案”办理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督、办”联动,注重提质增效。

清单式交办,突出目标重点。今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会同相关工委第一时间召开“1号议案”专题调研督办会,在与议案主办、协办部门和议案领衔代表充分沟通,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梳理形成“1号议案”处理意见及重点工作清单,经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逐项办理落实。

常态化督办,建立联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与议案主办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沟通对接,明确议案办理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建立常态化督办联络工作机制,对照工作清单,主办、协办单位按季度定期报送工作进展。

针对性调研,务求办理实效。市工信局作为“1号议案”牵头主办单位,组织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和议案领衔代表实地考察部分重点园区、企业,调研学习泰州、淮安等周边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经验做法。市人大常委会将“1号议案”督办和相关重点建议督办相结合,合力推动我市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

推动科创与产业“双向奔赴”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结出新硕果

聚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长三角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关键在于推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也离不开创新人才与金融资本的保障。

在“1号议案”办理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市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通过精准施策培育、强化载体平台赋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政策支撑、建强领导机制等系列措施,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结出新硕果。

——精准施策培育,企业梯队不断壮大。鼓励工业大企业(集团)对标世界一流参与全球要素配置,先后招引了棒杰新能源、中化新材料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项目,累计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0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3家。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矩阵,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772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达785家。

——强化载体平台赋能,创新体系加速完善。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双百计划”,发布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两百余项,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千项。全市投入运营科技产业综合体30个,使用面积40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700家。举办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暨长三角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汽车轻量化大会、第四届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等活动,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全国乃至全球参与度。

——优化布局产业,园区发展动能提升。开发园区聚焦重点打造1-2个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1-2个新兴产业,承建了全市57%的市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48%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1%的省级以上创新创业人才、43%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智芯半导体、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和碳中和、纳米技术及应用等一批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园区创新动能和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完善政策支撑,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完善重大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主导产业集群及新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制订“科创十条”,金融机构推出“小微贷”“苏科贷”“环保贷”“金微保”业务,构建“政、银、担”多方分险机制,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的引领带动,组建产业基金,不断织精织密全市创新资本网络,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建强领导机制,产业集群培育成效初显。接轨省“1650”产业体系,将“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调整为“613”产业体系,“一群一方案、一链一指南”制订任务书和路线图。不断完善领导挂钩、专家咨询等“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成立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13个产业链综合党委,创新探索产业链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进区域产业合作,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控成形机床入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入围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扬州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列、创新生态指数跻身长三角城市前10位。

通过“提”“办”“督”三方协同联动,高质量办理“1号议案”,政府部门凝聚起发展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进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帮助企业享受到更加精准服务。当然,产业集群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业基础、市场推动和政府支持缺一不可,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持续强化科创引领,发力奋进推进新型工业化。


返回首页
登录/注册